8 月 5 日,新疆喀什大学新泉校区体育场彩旗招展、歌声嘹亮,由全国妇联、国家民委、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的 "石榴花开 青春绽放" 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在此盛大开幕。这场汇聚 21 个省区市 330 余名各族青少年的赛事,以足球为纽带,在祖国西部边陲奏响了民族团结的时代强音。
开幕式上,来自 14 个民族的女足小将们身着鲜艳队服,挥舞着代表各自家乡的旗帜奔跑入场。四川凉山彝族球员比曲么日牛兴奋地说:"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,和全国的小伙伴踢球,感觉像在做leyu·乐鱼梦!" 随着全国妇联党组书记黄晓薇宣布开幕,新疆与贵州的揭幕战即刻打响,女足姑娘们在 8 人制球场上展开激烈角逐,用精湛的脚法和顽强的斗志诠释着体育精神。
本次赛事采用 5 天赛程,设置小组赛、淘汰赛和冠亚军决赛,除竞技奖项外,特别设立 "民族团结友谊奖",鼓励各民族青少年在交流中增进情谊。值得关注的是,所有参赛队员均为非专业学生球员,年龄集中在 12 至 14 岁,她们中既有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少女,也有来自边疆牧区的草原姑娘,真正体现了 "全民参与、共享足球" 的理念。
赛场之外,赛事精心设计了多元文化体验活动。球员们将走进喀什地区博物馆,触摸千年丝路文明的历史脉络;在科技馆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;参与 "传承好家风" 家庭语言文字展示活动,在互动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。来自山东的汉族球员李晓雨表示:"以前只在课本里了解新疆,现在能和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同学同吃同住,才真正明白 ' 民族团结 ' 的含义。"
喀什独特的足球文化底蕴更为赛事增添亮色。作为国家首批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地区,喀什近年来投入 1 亿元建成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,拥有 14 块专业球场,培养出艾菲尔丁等 14 名国字号球员。开幕式上,当地学生表演的足球主题舞蹈《青春绽放》,将传统维吾尔族舞蹈与现代足球元素巧妙融合,赢得全场喝彩。
"足球不仅是竞技运动,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。"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艾尔肯・吐尼亚孜在致辞中表示,通过赛事搭建的平台,各族青少年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友谊,将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。这与喀什近年来 "足球 + 民族团结" 的发展思路高度契合 —— 当地通过 "1+2+12+12" 青训布局,构建起从小学到大学的足球人才培养链,并依托 "喀什杯" 国际邀请赛等品牌赛事,推动足球成为连接中亚的文化桥梁。
值得关注的是,赛事背后凝聚着全国援疆力量。山东援疆投入 7600 万元建设岳普湖县体育中心,上海援疆斥资 2.5 亿元打造喀什六中足球训练基地,深圳援建的深喀基地更成为本次赛事的核心场馆。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硬件设施,更通过 "绿茵追梦" 训练营等机制,让喀什青少年获得赴鲁能足校等专业机构深造的机会。
随着赛事推进,一个更宏大的足球发展蓝图正在南疆铺展。喀什地区体育局局长阿布都加帕尔・米吉提透露,当地正规划 "喀超" 联赛和全国邀请赛,目标是到 2026 年实现 "村村有球队、县县有联赛"。这种以赛促训的模式已初见成效:在 2025 年抖音足球少年行县域赛中,疏勒县 U12 男足夺得全国亚军,展现出喀什足球的巨大潜力。
"足球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" 闭幕式上,最佳守门员、新疆队的古丽米热・买买提说,"我希望有一天能穿上国家队战袍,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飘扬!" 正如赛事主题曲《花开中国》所唱,这些怀揣梦想的 "小玫瑰",正在祖国西部的绿茵场上茁壮成长,用汗水浇灌出民族团结的绚丽花朵。